本科教育

教学改革

学院首页 >> 本科教育 >> 教学改革 >> 正文

中医药院校信息工程类“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日期:2023-05-17    作者:     来源:     点击:

计算机学院为了凸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等三个方面大胆改革,锐意进取,探索实践了“三位一体”中医药院校信息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在课堂教学方面,探索“主动式”学习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换主角,主动把三尺讲台让给学生发挥;在实践教学方面,探索了基于项目实训的科研实践教学改革,给学生一个学期的时间设计开发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在校企合作方面,开启了基于卓越工程师项目的校企合作办学,让学生主动适应市场,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教学改革历时近10年,涉及学生近2000人次,已取得了实质成效,改革成果获得江西省第十四批教学成果一等奖。人才培养成果显著,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在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一、学生为主角的“主动式”课堂教学

课堂学习组织成课前导读-自我展示-教师点评三大环节,学生从传统课堂教学的被动接受者(听众)转变为三尺讲台的主人(演员),教师从三尺讲台的主人(演员)转变为课堂的控制者(导演),课堂环境布置也有较大的改变。在“主动式”课堂教学的整个教学环节中,各环节步步落实,承上启下,一环扣一环,形成一个整体。课前导读是以教师“导读”的提示为线索,来感知教材内容,明确学习目标;自我展示是交流预习环节的学习成果,对于是否达到学习目标进行检测,提升知识的迁移运用;教师点评对学生主导部分进行总结和评价,并给出课后学习的内容。该课堂教学改革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图1:“主动式”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基于项目实训的科研实践教学

项目能力的培养是实践能力培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为此,对教学计划做出了重大改革,将传统的7+1(7个学期的理论学习和1个学期的实习)模式改为4+1+2+1模式。前4个学期进行专业的理论学习,包括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第5个学期学生进入模拟实训室进行科研实践。

科研实践项目就是让学生2-3人为一组,针对实际的工程项目,根据软件工程的要求,独立地查询文献,完成项目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和编码测试,最后将完成的项目部署实施到应用单位。

学生在学校就经历了完整的项目全过程实训,有效弥补了现有实验、课堂设计、实习见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图2:嵌入科研实践的“4121”教学改革

三、基于卓越工程师项目的校企合作办学

学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地方,如何根据社会需要,调整办学方法,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企业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和实现双赢的战略举措,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校企合作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的需要,通过合作,学校和企业可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学校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而企业则能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校企合作能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探索中医药院校信息工程类专业以卓越工程师为导向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9月学校与江西天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办学进行了签约,启动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校企双方合作开设天越卓越工程师班,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开始了有益的探索,也开创了校企合作的新局面。基于卓越工程师项目的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共建平台等方面建立稳定长效的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合作机制,合力打造高素质技能型行业专门人才。遵循“学生、学校、企业”三赢的原则,保证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稳定、可持续运行。

图3:基于卓越工程师项目的校企合作